6月5日,印度尼西亞政府正式宣布一項規(guī)模達24.44萬億印尼盾(約合15.3億美元)的“夏季經濟刺激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積極的政策及資金干預,提振居民消費,以實現2025年二季度接近5%的經濟增長目標。印尼今年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87%,為3年多來最低水平,這反映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美國關稅舉措的不確定性以及印尼國內需求疲軟等多重因素對該國經濟造成的壓力。
從全球層面看,美國威脅對印尼實施高達32%的關稅,給印尼出口貿易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嚴重打擊市場信心。今年1月至4月,印尼股市外資凈流出額高達50.72萬億印尼盾(約合30億美元),一季度債市也出現超過6.11萬億印尼盾(約合3.75億美元)的外資流出。從國內情況看,印尼居民消費增速自2024年末開始放緩,2025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同比增長4.89%,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在印尼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比超一半,對經濟影響大。此外,2025年開齋節(jié)期間,旅行人數較2024年減少約4700萬,消費支出和資金流動明顯減少,凸顯出消費者購買力疲軟,這些因素促使印尼政府采取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據印尼媒體報道,此次經濟刺激配套計劃涵蓋多個方面。在交通出行方面,為1.1億名駕車者提供20%的公路通行費折扣;為280萬名火車乘客提供30%的火車票價折扣;為600萬名經濟艙機票乘客代繳6%的增值稅;為50萬名海運乘客提供半價船票等。通過降低交通成本,鼓勵民眾出行,帶動旅游業(yè)及相關服務業(yè)發(fā)展,促進消費增長。
在能源補貼方面,計劃為7930萬戶家庭提供50%的電費折扣,減輕居民生活成本負擔,增加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費。
在社會援助方面,將社會援助受益家庭數量增至1830萬戶,每戶每月額外補貼20萬印尼盾,持續(xù)兩個月,同時還將為這些家庭每月發(fā)放10公斤免費大米。這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狀況,緩解社會貧富差距壓力,保障基本民生,穩(wěn)定社會秩序。
在工資與保險補貼方面,為月工資低于350萬印尼盾(約合215美元)的低收入勞動者提供工資補貼。同時,將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工人工作意外保險費用的折扣計劃延長6個月,以此來降低企業(yè)用工成本,鼓勵企業(yè)增加就業(yè)崗位,減少裁員,穩(wěn)定勞動力市場。
該經濟刺激配套的資金來源中,公路通行費和失業(yè)保險折扣將通過與私營部門合作實施,不由國家預算撥付,其余部分由政府撥款。印尼政府希望借此在6月底至7月學校假期期間,提高民眾消費能力,刺激經濟活動,促進經濟增長。
市場和專家對此次經濟刺激計劃反應不一。部分專家質疑將部分經濟刺激配套成本轉嫁給私營部門的做法,認為這類經濟刺激措施應由國家預算完全承擔,否則可能削弱公私營合作的投資模式,向基建投資者發(fā)出負面信號,影響私營部門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投資積極性。
不過,更多人士對該計劃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振市場信心,緩解經濟增長放緩壓力。分析指出,盡管2025年一季度經濟增長未達預期,但政府的刺激計劃展現出對經濟的重視和積極應對態(tài)度,有望推動二季度經濟增長回升。分析認為,積極刺激計劃強調提高消費者信心的重要性,并呼吁政府穩(wěn)定基本商品、電力、燃料和天然氣價格,以促進更強勁的消費支出。此外,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盡管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印尼經濟基本面依然穩(wěn)固,政府的刺激計劃有望在短期內取得一定效果,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奠定基礎。
從長期看,印尼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全球貿易局勢變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以及國內結構性問題等。因此,有專家指出,印尼政府需在實施短期刺激政策的同時,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提高經濟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經濟長期穩(wěn)定增長。同時,政府也需密切關注刺激計劃實施效果,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政策措施,確保資金有效利用和政策精準發(fā)力,最大程度發(fā)揮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來源:中國經濟網